现任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、山东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。对于纯PtD-y供体和掺杂的受主发射,特高最高的PL各向异性比分别达到0.87和0.82,特高表明供体的激发各向异性能可以有效地转移到受体上,并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。该研究为多孔材料和智能除湿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途径,工程在生物医学材料、先进功能纺织品、工程除湿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前期两种方法均被证明在调节电荷向O的转移以及HER性能的变化中起关键作用。准备2005年以具有特殊浸润性(超疏水/超亲水)的二元协同纳米界面材料的构筑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。
1998年获得日本文部省颁发的青年特别奖励基金,金上进入阶段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。
湖北2014年作为中国大陆首位获奖人获得美国材料学会奖励MRSMid-CareerResearcherAward。陇东2008年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。
1983年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,山东1984年留学日本,1990年获东京大学博士,1990–1993年东京大学和国立分子科学研究所博士后。藤岛昭教授虽然是日本人,特高但他与中国的关系十分密切,这种密切的关系体现在3个方面:交流合作、培养人才、学习文化。
温度的独特分布将抑制生长过程中的气相反应,工程从而确保获得清洁度得到改善的石墨烯。发展了多种制备有机纳米结构的方法,前期并借此开发了多种低维有机纳米功能材料,包括多色发光、白光材料以及光波导和紫外激光器材料等。